近一年5位高管离任,信达澳亚基金更迭为何如此频繁?

频道:热点快讯 日期: 浏览:2

  来源:Y趣理说

  当老鼠仓阴影未散,高管频换、老将业绩滑坡,这家公司有何隐情?

  5月7日,信达澳亚基金的一则高管任职变动公告,再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公司原副总经理魏庆孔“转岗”担任公司首席市场官,原职务任期还不到四年。

近一年5位高管离任,信达澳亚基金更迭为何如此频繁?

  这已经是信达澳亚基金近年来又一起高管轮换,而这家老牌合资公募基金,眼下正经历着从管理层到业绩表现的多重考验。

  01

  近一年5位高管离任

  魏庆孔此番由副总变为首席市场官,其实也是一种信号:信达澳亚基金正在重整市场部门,也可能是管理层在“软着陆”调整人事结构。

  公告显示,魏庆孔于2020年2月加入信达澳银基金,任首席市场官。2021年11月9日起任公司副总经理,分管公司市场销售部、机构销售部、互联网金融部。但短短几年时间就“转岗”,不仅让人好奇,是能力不符、战略调整,还是另有隐情?

  高层频繁换血,背后是什么在“搅局”?

  信达澳亚近年来频繁的人事异动,已经不是个例。从2024年开始,公司先后有多位副总经理、督察长离任,原本拥有9位副总,现在还剩下几位在岗,架构可谓“地震不断”。

近一年5位高管离任,信达澳亚基金更迭为何如此频繁?

  再看股东背景,信达澳亚基金前身为信达澳银基金,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全资子公司合资设立,也是澳洲在中国合资设立的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如今公司名字虽然改了,但仍维持中外合资的股东结构。

  目前,大股东为信达证券,持股54%;East Topco Limited持股46%。但高层频繁换人,加上中外文化磨合的复杂性,公司在战略执行与管理统一性上恐怕并不轻松。

  尤其是多起“老鼠仓”丑闻事件,更是为这家公司蒙上了一层阴影。

  02

  “老鼠仓”频现 风控成摆设

  说起老鼠仓,信达澳亚是“有前科”的。

  2024年11月27日,四川证监局公布了一则信达澳亚基金的“老鼠仓“罚单。

  原副总经理李淑彦因涉嫌泄露未公开信息、配合他人趋同交易,被四川证监局处罚并罚没154万。处罚之后,立马“溜之大吉”,11月29日,信达澳银基金发布多则公告,宣布李淑彦卸任管理的所有基金,同时解除其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再往前追溯,2018年,原基金经理王战强因“老鼠仓”被判刑一年半,并处罚金150万元,其妻也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并处罚金50万元。涉及金额超过7800万元,影响极大。

  一个公司短短几年内两度卷入老鼠仓案,光靠“个别行为”很难解释清楚,暴露出的恐怕是内部风控与监督体系长期失效。

  基金经理“老”不等于“稳”

  目前信达澳亚旗下有32位基金经理,8位从业时间超过5年,阵容不弱。

  但老将也未必顶得住压力。比如曾被称为“五星老将”的曾国富,已投资经理年限超过15年。2006年9月加入信达澳亚基金,历任高级分析师、投资副总监、投资研究部下股票投资部总经理、研究副总监、研究总监、公募投资总部副总监、权益投资总部副总监等职务。

近一年5位高管离任,信达澳亚基金更迭为何如此频繁?

  但他今年以来管理的业绩下跌超过5%,近三年跌幅高达32%以上。

近一年5位高管离任,信达澳亚基金更迭为何如此频繁?

  他目前在管的3只基金,总规模仅剩4.69亿元。这种“看资历、拼年龄”的体系,在如今的投资环境里,显然曾国富已经跟不上节奏。

  03

  “旱涝保收”模式还玩得转吗?

  尽管信达澳亚的权益类产品连续三年亏损,基金公司依靠整体规模仍实现三年盈利。根据Wind数据,公司2022年管理费为9.76亿元,2023年是8.85亿元,2024年也还有5.90亿元。

近一年5位高管离任,信达澳亚基金更迭为何如此频繁?

  当基民亏得一地鸡毛,基金公司却照样“旱涝保收”。

  但现在,这种日子恐怕难再持续。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中国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吴清表示,此次公募基金改革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一是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重点是改革基金的运营模式,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

  吴清强调,优化主动权益基金收费的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的收取机制来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同时把“业绩是否跑赢了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等一些直接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来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来转变。

  此外,吴清表示,会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用奖金跟投自己的产品”的比例要求,并要求适度延长锁定期,让这些关键的少数与投资者的利益更为一致。

  信达澳亚基金以后再想“躺赚”,没那么容易了。

  04

  规模下滑

  截至2025年一季度,信达澳亚基金管理规模下滑至928.05亿元,较巅峰时期1300多亿缩水近三成。

近一年5位高管离任,信达澳亚基金更迭为何如此频繁?

  不止是基金经理“不给力”,也不止是个别高管的道德风险。在激烈竞争中没有形成稳定的核心能力。

  时代变了,基民也变了。以前还能靠品牌和渠道“割一轮韭菜”,现在大家要的是真金白银的回报、风险可控的产品、稳定透明的制度。

  “亏业绩、走高管、丢信任”,再加上监管高压下改革进行时,信达澳亚基金的处境,确实有点难。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